
华东合成生物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华东医药(00096
华东医药表示,借助拱墅区政府的政策支持、浙工大院士团队的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华东医药产业转化能力,通过项目开发转化积极孵化培育合成生物学新技术、新产品及创新企业落地拱墅,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助力华东医药工业微生物板块产值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力争成为引领和支撑区域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7月25日,全球两大合成生物学巨头宣布携手合作,Ginkgo Bioworks宣布收购Zymergen,估值约为3亿美元。长期以来,Ginkgo和 Zymergen一直是引领合成生物平台发展的一对双子星,二者均通过整合自动化、软件科学和数据科学,分别搭建着有专有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如今两者强强联手,未来行业格局走势将备受瞩目。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27日,华东医药()宣布,由其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浙江工业大学三方共同组建的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揭牌仪式于7月25日在华东医药生命科学产业园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拱墅区委书记李志龙、浙工大校长李小年以及华东医药董事长吕梁为研究院揭牌。
根据目前公开资料显示,合成生物学应用于天然药物、抗生素等的人工合成潜力已经得到证明。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天然药物,很难通过全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将产生这些代谢产物的基因簇进行异源表达并利用发酵工程进行大规模制备,将成为解决药品供应和价格昂贵问题的方法之一。目前,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细胞工厂合成体紫杉二烯,重组酵母细胞工厂生产青蒿酸和人参皂苷等,都已经打通合成路线或即将达到产业化水平。
根据华东医药披露,珲益生物拥有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平台、生物酶的筛选与进化平台、发酵及产物分离纯化平台,已建成包含所有七大酶系的酶库资源。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的数据,2030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97亿美元,并且从2021年到2030年将以6.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事实上,华东医药一直与郑裕国院士团队保持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先后合作开发了阿卡波糖新菌种等工业微生物大品种,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双方共同承担多个国家、省市重点专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双方共同申请发明专利59篇,其中已授权45篇,并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浙江省专利金奖各1项。
华东医药所在的杭州市拱墅区正加速构建 “1+3”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生命健康产业占据重要位置,并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美健康等重点领域。
资料来源:CB Insights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细分领域结构
近年来,在“碳中和”热潮的推动下,具有原材料可再生、低碳排放、效率较高等多重优势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快速崛起,并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浙江省生物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均重点强调发展生物经济。
华东医药董事长吕梁表示:“公司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契机,通过开放合作、开放创新,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共赢。”
合成生物学作为当下最热门的赛道之一,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CB Insights分析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189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8.8%。从当前市场分布来看,医疗健康的占比较高。
基于对工业微生物的前瞻性布局及常年的经验积淀,华东医药通过工业微生物获得可观的业绩回报。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工业微生物业务为公司贡献了4.18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9.2%;2022年第1季度,公司工业微生物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华东医药方面表示,工业微生物产品的利润率较传统的产品利润率更高,且未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未来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有望进一步增长。
目前,华东医药拥有中美华东和珲达生物两个微生物研发基地,杭州祥符桥、钱塘新区、江苏九阳、美琪健康、美华高科五大产业基地。公司不仅具备浙江省内最大规模的发酵单体车间和行业领先的微生物药物生产能力,而且研发能力覆盖菌种构建、代谢调控、分离纯化、酶催化、合成修饰等微生物工程技术各个阶段,已形成微生物项目研发、中试、商业化生产、工程和公用系统保障的完整制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