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碳足迹能否成为工业减碳的良方猛药

来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02日 10:05:42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各城市要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因地制宜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发展。

  而从全产业链视角来看,产品使用到中后期后该如何加以利用才能更好地促进碳减排?发展回收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实习记者?陆珊珊?袁泽睿

  在价值之外,林伯强也指出碳足迹目前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目前做碳核算的机构不是特别多,公布碳足迹的企业也不多。在没有比较准确的第三方进行持续认证的时候,很难判断企业公布的碳足迹是否正确。”

  根据国家2014年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来自八大重点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的、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将被纳入控排企业,而每个控排企业每年可以合法排放二氧化碳的额定量,也就是碳配额,会由国家划归。

  《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

  重庆一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负责人周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说,废钢回收比用原料冶炼更环保。“钢厂冶炼粗钢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铁矿石、焦炭、焦煤等高温冶炼,另一种就是用废钢电解法冶炼。废钢回收后再炼会比利用铁矿石、焦炭、焦煤等高温冶炼更为环保。”据周先生介绍,他的回收渠道主要是参与地方招投标以及接触有废旧设备金属处理需求的工厂和企业,接手的下家则主要是钢厂,钢厂下游企业又包括制造业、基建和房产等。

  但王鹏认为,这不仅是必然也是对企业、产业长期发展的利好。他表示,首先,行业会逐步向碳足迹低的企业靠拢。其次,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这次机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最后,公布碳足迹也提供了新的产业机会,第三方碳核算、碳咨询机构可以就此发展起来。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值得关注的是,《方案》中还提出,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

  从源头到全周期

  “公布碳足迹,能够生成碳排放各环节地图,从而对碳排放量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公布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后,可以明晰哪些环节可以通过碳捕获、碳封存来减排,哪些环节可以通过碳交易来促进减排。”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拆解整个碳排放流程后逐个有针对性地击破,更有利于实现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的目标。”

  正如碳足迹定义所显示,碳足迹不仅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供应链等关联环节的碳排放。

  企业当年如果因为生产情况变化,超出自身碳配额排放二氧化碳,可以选择支付罚款,或者购买其他控排企业的多余配额抵消。反之,企业如果当年碳配额有剩余,比如因为生产技术改进导致碳排放减少,这时就可以将剩余配额放入市场交易。“公布碳足迹后,碳交易市场的基数依据将更明确。”林伯强表示。

  同时,林伯强也指出,碳足迹作为碳交易的重要基数,公布后将使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更加规范。

  业界对此分析认为,公布碳足迹,能够生成碳排放各环节地图,拆解整个碳排放流程后逐个有针对性地击破,更有利于实现目标。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在没有比较准确的第三方进行持续认证的时候,很难判断企业公布的碳足迹是否正确,现阶段对实现减排效果并不显著。

  “精确制导”减碳

  “可以肯定的是,减碳必然会给企业增加一定成本。”王鹏解释说,“一方面,会增加生产成本,很多企业自身没有节能减排的能力和设备,需要购买相关服务。另一方面,在高耗能行业公布详细的碳足迹之后,某些高耗能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上一篇:华东合成生物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华东医药(00096
下一篇:今年上半年河北规上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

Top